【動漫】日本動畫的這次“偷懶”,也許成就了動漫王國的奇蹟
日本如今已經成為公認的動漫王國,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動漫迷、禦宅族,就為到日本的秋葉原,感受日本的動漫文化帶來的樂趣。 而要說起美國的動畫也很強大,但仍然感覺上沒有日本動畫如此題材豐富、並且覆蓋不同的年齡層,並且角色也似乎沒有這麼強大的個性。 日本能夠成為數一數二的動畫大國,擁有如此眾多的動漫作品,我覺得,還是和一個事情有這麼微妙的關係。 我們得從,手塚治虫改革了日本動畫製作行業的標準這件事說起。 日本的動畫的起始 早在1900年代,美國的動畫就開始傳入日本,到了1920年代,日本開始吸納美國動畫的製作技術,開始打造自己的動畫。 到了50年代,日本已經有自己的獨立動畫公司來創作彩色的動畫。 日本的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基本還是延續了美國迪士尼動畫的那種風格。 而當時絕大多數的動畫都是模仿了迪士尼的風格來做。 那時候還沒有加入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勳,創作的《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動畫,開始將日本的動畫風格逐漸轉向獨立的風格。 美國迪士尼製作的手繪動畫,往往是完全動畫。 什麼是完全動畫? 就是要畫出動作的完整過程的動畫,也就相當於,用筆來描繪出電影裡演員的完整過程,這是相當繁瑣費時,而且消耗畫師資源的過程。 這種過程注定手繪動畫,是一個費時又費力的創作,投入大,風險也大,不適合大範圍的進行擴展。 手塚治虫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