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賽普君 天氣好熱,你們堅持鍛煉了麼? 為了督促大家健身,保持良好體態,今天賽普君為大家開設了一檔新的文章課題,在這個課題中我們會不定期邀請賽普專業導師給我們分享 健身乾貨 。 這次我們請到了賽普導師楊亞東 他今天分享的內容是: 日常生活中,我們怎麼來安排自己的體力活動?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常去健身中心的朋友,他們想維持身體的良好狀態和健康水平,卻苦於不知道怎麼安排自己的鍛煉計劃。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定義和安排我們日常體力活動強度。 先說下體力活動的重要性。 要知道,體力活動不足已成為人類健康的第四大殺手,6%的死亡是由體力活動不足造成,大家身邊可能都會有心髒病,糖尿病等各類癌症的個例情況,那這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跟體力活動減少有著直接關係。 亞健康的人不在少數。 有朋友可能會問,什麼是體力活動? 這個概念似乎比較寬泛,為了更好理解,接下來我們給它一個準確定義: 因骨骼肌收縮引起能量消耗超過基礎代謝水平的身體活動。 基礎代謝大家都好理解,維持機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能量消耗。 就好比你躺著處於絕對放鬆下的一個耗能狀態,只要你的身體活動水平超過了這個標準,實際上你就產生了體力活動,這跟你的所處的職業屬性,日常交通方式選擇,家務安排以及個人娛樂性(體育活動選擇)都有關係。 那體力活動的強度應該怎麼區分呢? 根據身體活動期間的絕對能量消耗,我們通常會把體力活動描述為低,中或較大三種強度。 低強度:是指靜坐少動的清醒行為。 ≤3.0METs;(MET為代謝當量,是指特定活動所需的能量消耗,1MET是坐位休息時的能量消耗率,相當於每分鐘每千克體重3.5毫升的氧氣攝取量) 例:慢節奏(≤3.2公里/小時)的步行,烹飪活動或輕鬆的家務活動。 中等強度:3.0~5.9METs 例:輕快走或有目的地行走(4到6公里/小時),拖地或吸塵,庭院活動。 較大強度的身體活動:≥6.0METs 例:包括快速行走(7.2~8公里/小時)跑步,樓上搬運重物,鏟雪,或參加費力的健身課程。 如何安排我們日常活動量,去維持或提升我們的健康水平呢? WHO(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身體活動量為: 1、適當運動 有氧運動:中等強度,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