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武藝高強的北京八大鏢局,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清代,北京有不少由山西人開設的票莊,專門從事銀錢匯兌。 遇到大筆的銀款,必須用車馬運往各地。 那時交通不便,沿途窮鄉僻壤荒山野嶺中劫道者出沒無常,所以從北京運往各地的銀兩,必須聘請武藝超群的人沿途護送,就和《水滸傳》中楊志押運生辰綱一樣。 北京鏢局就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專門從事押送貨銀工作。 鏢局由清初到清末逐漸形成一種專門行業。 在興建京漢鐵路時往各國工地的工款都是委託鏢局押運的。 北京的鏢局大都由武林中人經營。 他們一無資本,二無房舍,只憑幾個人在客棧房裡租賃小屋一間,掛上一個小木牌,一寫某某某鏢局就算開張了。 這些鏢局多在前門、宣武門、崇文門一帶,如宣武門外的下斜街,前門外的西河沿、打磨廠,崇文門外的興隆街等處。 經營鏢局的武林人士多是具有聲望、交遊廣泛的人,憑的是名望和信用。 每個鏢局有一個寫賬先生,有人送來貨物或銀兩,寫賬先生在賬上寫一筆,交某地某處查收即可。 全憑信用,不打收條。 一百兩銀子只收鏢金一二錢。 當年流行著這樣一首打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