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鬥】拳擊比賽中,攻擊哪幾個部位最容易KO對手?
在拳擊比賽中,沒有什麼比漂亮的擊倒更令人熱血沸騰了。這是吸引拳迷花錢看比賽的原因之一,也是職業拳手贏得比賽最無可爭議的方式(因為裁判並不總是可靠的)。對於拳手來說,擁有絕對的力量確實可以幫助你撼動對手,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瞄準哪個具體目標才能達到目的。
目標一:下巴
下巴是拳手進攻的首要目標
一般說來,在相同的位置打一個交叉拳效果會更好,理想情況下,多數選手喜歡用上勾拳擊打。不過打出一記足以KO對方的上勾拳並不容易,尤其是在拳擊比賽中,因為拳擊手套更厚,使得力量在突破對方的防守後大大減弱。為了抵消這個缺點,上勾拳的實施需要一個精心的設計:先打出兩三記針對軀幹側面的重拳,這時候對手會本能地將手臂放在身體兩側以保護肋骨,從而你就會得到一個暢通的路徑打出直接通往下巴的勾拳了。
歐沃瑞姆被擊中後“一秒沉睡”
下巴的另一個薄弱點在側面。一個適當的勾拳就可以將對手的下巴扭曲,導致大腦受到震盪。即便是不能就此將對方KO,至少也會令對手的腿如喝醉酒般抖個不停。抓住機會追加進攻,便可以奪取勝利。
下巴的第三個薄弱點是耳朵下面。攻擊這個位置最好的時機是當對手朝你拋出一記勾拳的時候。這是一個完美的機會,此時你應迅速下潛躲過對方的來拳,並在恢復平衡的同時迅速還擊一個左手拳或右手拳,同時因為你的位置快速移動而產生的衝力還可以增加出拳的力量,從而達到最佳的效果。
阿瓦雷茲KO卡漢
理想情況下,你的手臂在出拳時應呈90度角,拳心向內,由下至上以獲得最大的力量。將你的整個身體重量都凝聚在這一拳之中。在發出這一拳時,要膝蓋下沉,腰部彎曲。
目標二:頭部
耳後被擊中容易造成眩暈
攻擊對手頭部的兩個區域也會引起腦震盪——太陽穴和耳後。假如你遇到一個有著嚴密防守抱架並擅長“躲貓貓”的對手,你會發現他們的下巴大部分時間都被完全遮住了。在這種情況下,太陽穴是最理想的目標。與其浪費時間等著他們的防守出現裂口,不如採取同樣的策略用擺拳攻擊他們的太陽穴。如果你是一名踢拳手或者MMA選手,你可以選擇使用高掃踢來命中對手。
頭部最後一個“危險地帶”在耳朵後面。通常當你看到一個拳手被擊中耳後而倒地時,對方出拳的力度看起來並不那麼有力或者是令人印象深刻。拳手倒地的原因是他們的平衡被打亂了,因為耳朵與人體平衡息息相關。如果你能用力命中對方的耳後,他的腿馬上就會變成果凍一樣虛弱。
目標三:肝臟
米奧西奇捉住了科米爾的薄弱點
從技術上講,擊中對手的肝臟不會將他“KO“,因為你的對手在這一過程中大腦是完全清醒的,但與擊中頭部產生眩暈不同的是,被擊中肝臟是非常痛苦的,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在傳統的右勢拳手之間,常見的打擊肝臟的方法是滑步到對手的抱架之下,瞄准他們的右側胸腔下方打出一記勾拳。
或者,你可以先打出一個1-2連擊,讓你的對手抱架上移,然後突然打出上勾拳。要確保你的腳穩穩地站在拳台之上,以獲得最大的力量。站立格鬥比賽中,這個動作也可以通過踢法來完成,只是要小心不要踢到對方的肘部反而讓自己受傷。
擊倒並不是靠蠻力,還要靠智慧
綜上所述,要擊倒對手,絕對力量不是最重要的,只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和採取正確的戰術,任何人都有可能擊倒對手。緊張激烈的比拼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頭腦冷靜,有的放矢地出拳。毫無計劃地胡亂拋拳只能讓你筋疲力盡,士氣低落,最終成為更強大的對手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