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鬥】絕對不能忽視,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




平衡的定義
很多運動員和拳手並不會在最開始就學習如何控制平衡。拳擊種種華麗的動作令人頭暈目眩,不經意間忽視了平衡能力的重要性。




在拳擊中保持良好的平衡,意味著根基穩固,從而保持身體的直立和穩定,在進攻、防守或反擊時,不用擔心腳步不穩或身體失衡。
1:重心
要學會在拳台上保持平衡,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握重心。胯部(髖關節)的位置就是重心所在。
膝蓋每彎曲一些,重心就會相應降低。對戰時重心越低,越不容易失去平衡。
比對手重心更低,對你更有利;重心更低的一方更容易給對手造成威脅。
想像一下:兩名相撲選手在墊子上擺好方陣;雙方都盡可能地貼近地面,這一架勢更有助於破壞對手的平衡。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拳擊中保持平衡,難就難在邊移動邊出拳的同時控制好重心。(站著不動時保持平衡要容易得多!)
2:平衡能力的益處
  • 提升防禦能力:對手的重擊不會讓你失去平衡。
  • 提升拳重:出拳時把重心壓進去,利用重心的調整打出重拳。
  • 增加反擊機會:防守/躲閃時不會失去平衡。
  • 提升步伐移動能力:加深對平衡的理解,可以在拳台上更自如的移動。
  • 提升自信:面對迎面而來的猛擊時,不會出現雙腳扭結,雙手不知放在哪裡的狀況。
  • 提升整體實力:平衡感比對手更好時,可以採取更複雜的身法和出拳技巧進行躲閃。
3:在移動中保持平衡
許多拳手不知道如何在拳台上保持平衡,自如移動。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掌控身體移動,會很容易被對手重拳打得失去平衡,也很難有效反擊或防守。
在拳台上移動時,始終記得保持重心平穩。盡可能貼近地面!
平衡移動建議:
屈膝 ——如果伸直雙腿移動,在格擋或出拳時會很容易被推倒。彎曲膝蓋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承受衝擊。降低重心,可以幫助你穩固下盤,防止失去重心。
腳步踩實 ——邁步移動到新的位置時,彎曲膝蓋,重心下沉。在拳台上移動時,最忌挺直身體(抬胯),向上拔高重心。每次做動作時,重心抬得越高,身體平衡性就越差,越不容易抵禦對手的攻擊。
上半身處於重心上方 ——始終保持上半身處於重心上方。不要過度前傾或後仰。有時需要轉動上半身,創造新的攻擊角度或避開對手出拳,這些都沒問題,但是應避免正常情況下上半身與重心脫節。
4:在出拳時保持平衡
許多拳手不知道如何在不失去平衡的情況下出拳。下面是一些基本的方法:
  • 控制出拳力量 ——不要用力過度!(這也有助於加快恢復,穩固防守!)
  • 屈膝 ——始終保持膝蓋彎曲,每次出拳時都壓入重心,避免只用上半身揮拳,與重心脫節。這也增加了你的出拳力量!(例如:出右手拳時,左膝曲膝受力。)
  • 雙腳抓地 ——始終保持雙腳著地,尤其是出拳的時候。雙腳抓地能夠增加平衡能力,提升出拳力量。不要抬腳出拳;這很可能會導致你失去平衡。
  • 壓入重心 ——出拳時,不要僅僅依靠上肢力量!彎曲膝蓋,把重心壓入出拳!
5:常見錯誤
  • 用力過猛
  • 把腳抬得太高(不要在拳台上一直彈跳或在腳抬離地面的情況下出拳)
  • 忘記屈膝
  • 過度前傾(在強攻型拳手中很常見)
  • 雙腳離得太遠(有人認為雙腳距離越寬,越有助於降低重心)。僅僅因為雙腳離得遠,並不意味著平衡能力更好;這樣做可能會使你的重心像一雙巨大的翅膀,轉向時需要大幅度擺動,如果對手從側面發起進攻,很容易破壞你的平衡,將你推倒。
6:往下沉VS. 往下蹲
一個非常有用的建議是:“往下沉,不要往下蹲”。
意思是,彎曲膝蓋身體向下移動時,臀部直接往下沉;而不是把臀部向外翹起,再通過向前屈身來保持平衡。
一般來說,當你把臀部放低時,你的重心就會降低;而將臀部向外翹起,只會破壞自身重心,然後你再依靠上身前傾來拉回重心。
初學者學習下潛動作時,這種錯誤最常見。有些人不是通過屈膝降低身體高度,而是屈身彎腰。絕對不要這樣做,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讓自己失去平衡。
7:拳擊平衡大師
伯納德•霍普金斯!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霍普金斯是個平衡高手!他不會在出拳時過度前傾或因對手的進攻而失去平衡。他總能在適當的位置出拳、格擋、移動和反擊!
8:凡事總有例外
規則就是用來被打破的——前提是你已經學會並掌握了基本方法。
一旦你學會了保持平衡的所有要領,你也可以像“王子”哈梅德那樣在拳台上瘋狂採用小跳的步伐,閃避自如。然而,至少在未來5年內,這種情況很可能不會發生。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因此,請遵守上述指導原則:雙腳踩實,彎曲膝蓋,往下沉而不是往下蹲!
9:拳擊平衡練習

空擊
空擊非常有助於學習如何在出拳的同時保持平衡。因為你打的是空氣,如果用力太猛,身體就會失去平衡。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注:整天打重沙袋可能會減弱你的平衡感,因為你會很容易把重心壓在沙袋上,藉此打出重拳。但實際對戰時,一旦打空你就會失去平衡。
步伐練習
進行步伐練習時,始終保持重心處於身體正下方。記住“往下沉而不是往下蹲”!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瑞士球
瑞士球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很容易地融入到各種各樣的練習中,並增加了另一個維度上的難度,迫使你保持平衡。瑞士球可以用來做卷腹、臥推或深蹲等動作。
側平板支撐
側平板支撐是一種獨特的練習方式,可以增強整個核心區域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側平板支撐可以鍛煉到一塊相對較難定位的肌肉群,即腰方肌。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做側平板支撐時,可以用肘部支撐身體,也可以手臂伸直支撐。
側平板與標準平板支撐的不同之處在於,側平板鍛煉的是斜肌和側三角肌,在瑞士球上做側平板還可以鍛煉下腹肌。
平板支撐
平板支撐姿勢是許多穩定性和力量訓練的基礎,平板訓練的效果不容置疑。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平板支撐已經成為鍛煉核心肌肉的一種主要方式,而且比卷腹更能夠鍛煉腹肌。
做平板支撐時,用手肘和腳尖支撐身體的重量,背部挺直保持不動。
卷腹
在許多運動員的訓練中,卷腹是一項常見訓練,主要鍛煉腹直肌(上腹肌)區域。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在標準的捲腹動作中,下背部始終貼地,只抬高肩膀。
膝蓋彎曲,腳麵著地。如果已經做過平板支撐或其他抗不穩定性的核心訓練,則不需要再做常規卷腹練習。
不過,瑞士球卷腹可以有效鍛煉到核心的所有區域,因此建議添加到日常訓練中。

爬繩
爬繩是一項非常簡單高效的全身運動,可以大大增強握力和前臂力量,危急時候爬繩技能還可能救你一命。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儘管沒有直接涉及腿部力量,但雙腿在攀爬時負責將整個身體固定,因此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懸掛划船
懸掛划船(suspended rows)是通過使用兩個帶手柄的掛繩,將掛繩固定在橫槓上進行身體懸空的練習。
抓住手柄,身體後傾,手臂伸直。身體移動角度在60-75度之間,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90度。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這是一個很好的自重練習,集中鍛煉肩膀和上背部肌肉,幫助你保持上半身穩定。

啞鈴
啞鈴產生的動態載荷比槓鈴更具技術性,因為啞鈴加大了保持平衡的難度。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動態載荷練習的一個完美例子是啞鈴仰臥屈臂上拉(dumbbell pullover);移動到最底端時,負載的重量感受達到最大化。可以用單只啞鈴或一雙啞鈴,在瑞士球上練習難度更大,對提高平衡和力量更有效。
壺鈴
壺鈴相對於啞鈴的優勢主要來自於壺鈴在不同的運動範圍內,其重心會不斷變化;因此在運動過程中,不同部位的負荷可能會有輕重之差。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壺鈴在改善身體功能方面更實用,這是固定重心的器具所不能提供的。
提高平衡感最好的壺鈴練習之一是垂直擺動(vertical swing):雙腳分開站立,雙手握住壺鈴放在身前,將壺鈴甩過頭頂,再落回兩腿之間。
單側練習
單側練習對糾正兩側的平衡力量差很有幫助。
大多數人天生身體的一側較另一側更發達些,在進行雙側練習時,會更傾向於調動較發達的一側,彌補較弱一側的不足。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單側練習,如單側深蹲、臥推(bench press)或肩上推舉(shoulder press),都是糾正肌肉不平衡,改善脊柱對稱性和整體平衡的好方法。
徒手深蹲
徒手深蹲需要你保持核心穩定性,能夠加強大腿和臀部肌肉。
雙腿分開站立,手臂伸到身前,身體往下坐,保持這個姿勢30秒(或盡可能長的時間),然後起身。
身體向下蹲得越低,難度越大。
如何提升拳擊中的平衡能力(乾貨必收藏)

小結:平衡能力提高後,拳擊的方方面面都會得到改善。你會移動更靈活,步法更輕盈,出拳威力更大,當你揮空重拳時,也能夠很快恢復平衡。
在拳擊訓練中和體能訓練時,盡最大可能提高平衡能力,假以時日你會看到自己的整體實力邁上新的台階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