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鬥】拳擊手腰粗沒腹肌其實是有用的,網友驚呼:難怪這麼抗打
拳擊運動員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體育明星,拳王梅威瑟一場比賽甚至價值數億,讓人羨慕。
但喜歡歸喜歡,多數人覺得拳擊手的身材比較一般,尤其是很多拳擊手還有“小肚子”,甚至毫無訓練痕跡,真相是這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拳擊作為一種激烈的競技運動,科學的訓練和飲食是必需的。但拳擊運動需要拳擊手具備一定的抗擊打能力,所以儲備一些脂肪是十分有必要的。過低的體脂也不能為拳擊手提供長時間的能量消耗,想一想12回合的高級別比賽,沒有脂肪供能,拳擊手怎麼可能堅持下來。但是他們減重後身材絕對勁爆,也是腹肌分明。
而且拳擊作為格鬥運動,需要拳手利用腰部的旋轉實現拳頭“鞭擊”對手,這樣的發力習慣也使拳擊手的側腹部肌肉發達,這也是拳擊手“腰粗”的原因之一。
但是這種“粗腰”的實用性較強,對力的傳導也更有效,如果你有這方面的需要,可以進行下面的鍛煉。
1側身壺鈴擺盪
雙手持壺鈴,利用轉體的力量將壺鈴擺蕩起來,身體同時轉向側面,兩臂伸直使壺鈴的高度達到頭頂,切記是利用腰部旋轉發力,而不是手臂上提。每組50次為宜。這種訓練方法對拳擊手的擺拳與勾拳的力量增加十分有益。
2自行車卷腹
雙手放在頭部後面,將每個肘部放到相反的膝蓋上,同時保持繃緊核心。肘部交叉靠近膝蓋,這是比較容易的側腹部練習。
3實心球砸腹
用較輕重量的實心球砸擊腹部,訓練者應該屏住呼吸,保持腹部緊張,迎接衝擊。此種鍛煉需要有人配合,請尋找靠譜的小伙伴。隨著訓練的效果,實心球的重量可以增加。這種訓練針對性較強,主要鍛煉抗擊打的能力,力度合理對內臟沒有傷害,但還是希望小伙伴們量力而行,千萬別在飯後做這樣的訓練。除非你是泰森。
4俄式轉體這種經典的腹肌動作可以提高你核心肌群的旋轉能力,這對於把揮拳的力量最大化至關重要。從坐姿開始,快速地把軀幹從一側扭轉到另一側。每一側扭轉30~40次。建議將壺鈴置於胸前增加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