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肘法教學:角度刁鑽的平肘和可攻可守的逼肘。
泰人常以鑿、刀、斧等利器形容肘招銳利,故此有“肘過如刀”之說。
練習肘擊要點如下:
一、肘招以肘尖擊出,勿用前臂。
二、用招時勁力發自肩、腰、馬步之推動。
三、拳宜鬆而貫力於肘尖。
四、正確掌握時間和距離。
五、兩肘之攻、防機能互相配合。
基本肘招,可分為六種:平肘、逼肘、砸肘、蓋肘、反肘、雙肘。今天來說說其中的平肘和逼肘。
平肘
平肘是泰拳師最常用的肘招,循弧形揮砍而出,可自多個角度攻擊敵人,所以除了原本與水平線成平行的橫擺式外,在垂直線的180°內,任何角度都可出擊,所發出的招路有斜上擊或斜下砍之別。俗稱“擊肘”,即屬平肘中之變化式,乃自側揮肘上沖而後由高朝下斫擊法,肘尖在空間劃一半圓形,角度刁鑽,極難防範。
“短肘”亦是平肘的另一招數,通常是在拳招用盡時,順勢曲臂成肘掠擊,是由拳化肘、變化神速的妙法。又如在接近戰時互相纏抱,可猝然縮臂曲肘襲敵面側、耳背等部位,甚有功效。如敵圍我頸施膝攻時,我不要與之力拼,可以平肘自其臂上或下方擊入,打其太陽穴、面頰或頷部,可破其面或迫之退開。
施發平肘最有效的場合,就是遇著對手慣用弧度較大的右拳或右短拳,以拳擊腹部或衝打中門時,利用右臂守護中部,直揮左平肘截之,往往可以一招建功,輕易破敵面部而獲技術擊倒勝。另如對方打法粗心大意,右手的防備位置過低,則是平肘極佳的打擊機會。
練習平肘的法門,主要靠沙包磨練硬度,又須多做空招練習,配合馬步的進退出招,才能達到自然迅速的境界。
逼肘
逼肘,是時間性的招數,要旨在截止敵人的攻打。逼,是截止、候捕的意思。在近戰時,泰拳師尚用此招突入內圍,攻擊對手面部。由於發勁空間極少,動作快速靈巧,是頗細膩的肘招。逼肘與平肘相異之處,在於施用時,手臂不像平肘那樣顯著屈曲,其運動路線是由前面上升向後方,勁疾而短,配合前沖之勢,肘鋒突向目標。
運用場合,是與敵人接近時猝然抬臂挺肘,利用馬步和身體衝力,以肘尖撞敵面門。如對手被困於繩角,可以逼肘排開其雙拳,由中間擊之。另一適用情形恰好相反,即在被迫至氣力不繼或背繩應戰時,可提雙拳緊護頭部,上體左右旋動招架、消解敵攻勢,同時運肘迎擊,藉此得喘息機會,乃攻防同寓的實戰技術。
此外,逼肘又可用於破解腿踢、膝撞、其法為敵腿膝攻至時,一方面曲臂掩護受攻擊部位,同時擰身以另一臂曲肘逼擊,肘鋒直撞敵小腿脛或足背,遇膝則做對角下劈其股部肌肉,若運用得法,可破敵腿擊能力,予以高度痛感。
練習逼肘要點,是充分逼近目標,肘招方能發揮功效。在單式攻擊熟練後,應練習左、右連接打擊,尚可配合平肘,作混合招數。例如:先以左逼肘開路,跟發右平肘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