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內圍戰拿技3招:箍頸、抱腰、鉗臂!
泰拳內圍戰技術第一項是“拿技”,即箝制對方的技巧。最基本的是箍頸法,其他的纏制技有抱腰、挾腋、鉗臂諸法。
箍頸法
箍頸法是用雙臂環抱敵頸,目的在於控制其上體,以便發動膝攻。拳師在內圍時,互相箝制,不斷掙扎,就是在爭取控制對方的“內圍”有利地位。因為誰能在對方雙臂內側箍緊其頸,誰就能取得主動。
除非對方非常強壯,能夠發力擺脫箍制,否則我在內側位置緊收雙臂,對方上體頓受控制,完全暴露在我雙膝攻擊範圍之內。箍頸法有不同方式,有單手、雙手、反手和扣押多種方式,各有其功用。
抱腰法
通常是在貼身時,以雙臂環抱敵腰,抑制其下盤活動,破其膝攻,又可將之扛起、搬移,然後拋之下地。單手抱腰法,一般是靠近敵身側,橫抱其腰,將之向後力扳傾之。
挾腋與鉗臂法
挾腋與鉗臂法是用雙手扣鎖敵雙臂技術。前者是自其腋下穿上挾之,後者則是在其臂上外方向下鉗壓式,目標同在拘押敵臂膊,制其上路活動,使對方無法用拳,或左右其平衡,破其膝勢。
拿技與膝招、投招的配合運用,構成泰拳內圍戰的主體,在實際應用上有多個招數。